
【個人簡介】
校團委輔導員
陶哲甫🤾🏽♀️、學業一等獎學金
SCI一篇🚶🏻♀️➡️👴、發明專利一項
校級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幹部
研究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二等獎
中國環境奧林匹克競賽學科講師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回顧碩士階段的兩年半時光🤜,充實而難忘,有科研和學業課程上的自我挑戰與突破🧕🏽,有與室友、同學、夥伴們朝夕相處的點滴回憶,亦有數位良師指點迷津……在諸多美好的相伴與支持下,我成為了心智更加成熟、性格更加包容的自己。
【挑戰與突破的日子】
在學業上,我最大的對手是自己🚆。第一次真正意識到自己轉了專業,是在專業課上,每當老師提問一些帶有專業詞匯的問題時,我總害怕自己被點到,巴不得把頭埋在書裏。從自然地理到環境工程的跨越,我著實缺了很多專業基礎。我的幸運,就在於遇見了兩位勤奮好學⬛️🪚、樂於助人的室友——樊林平和鄔蘭昕。她們教我如何學習專業知識,告訴我哪裏是重點,在她們的鼓勵下,我重拾信心,一步一步來,雖然慢💆🏽🕞,但始終在前行。
在科研上📋,我最大的成長在於“直面失敗🥋,從頭再來”👩🏿🦱。都說人生最煎熬、最痛苦的時光,一定也是飛速成長🙆🏿♀️、快速進步的階段🤷🏻。我的研究課題與有機垃圾好氧堆肥有關🤙🏽,面對廚余垃圾☢️、動物糞便,樂觀的心態是首要的,也是必須的。我曾稱自己為“濤糞女孩”🧜🏼♀️,誰還不曾是TF Girl呢?但面對屢屢失敗,再樂觀的心態可能也會沮喪🫅🏼。2021年春節,是我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因為直到2021年3月,我的實驗始終不理想👩🏻🎤。對比其他早早發了論文、或是數據已經到手的同學,我陷入了沮喪甚至是抑郁的階段。春節前後的整整兩個星期👨👩👧👦,每天晚上11點多走回寢室的路上,我總是想哭,想不明白哪裏出了錯📊🚿,也抱怨為什麽自己已經努力了但始終沒有回報🤾♂️。好在身邊的朋友不斷地鼓勵,我最終想出了實驗漏洞,改進了實驗步驟👎,得以成功🐖。科研經歷讓我懂得,光是埋頭苦幹也不行,要時常抬起頭看看努力的方向偏沒偏💴。
圖1🔽:與垃圾“共舞”的日子
【閃閃發光的日子】
研一學年,擔任班級團支書,是我最正確的選擇。我想擁有一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從設計班級頭像、策劃熒光夜跑🤥✷、致未來自己的一封信,到參與策劃班風大賽中的班級節目👡,著實體驗了一把當“導演”的快樂。在時任團支書樊林平、班長劉誌航的帶領下👩🏿💼,B1916091班級獲得了班風大賽的第一名🛳。


圖2🤷🏻♀️:永遠難忘的集體生活
研二學年,我在校團委擔任了為期一年的輔導員🤵🏼♂️,分管科創工作。在團隊中💪🏼,我的年齡是最大的🐝,但我卻從各位弟弟妹妹身上學到了諸如獨當一面、周全考慮、細心耐心等優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重新擦亮了“交大榮榮”公眾號的招牌♐️,設計了吉祥物“榮榮”,拓展了公眾號板塊;一起舉辦了數場大型科創賽事;為交大科創熬過大夜、黑過眼圈……我希望學有余力的師弟師妹🧘🏽♂️,也能參與到一些學生工作中去,更多地交朋友🚵🏿、更廣地參與鍛煉、更全面的提升自我。

圖3:錢、唐杯科創競賽合影留念
【零零碎碎的片段】
2020年8月,我作為中國環境奧林匹克競賽中國賽區決賽的學科講師📊,為入圍全國決賽的數百名高中生講授了一場趣味十足的科普講座🦸🏽♀️,也負責了30%決賽題目的出題工作,自身表達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圖4:中國環境奧林匹克競賽講座
2021年五四青年節前夕,我有幸參加了意昂4体育官方“逐夢航天”社會實踐團,奔赴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見證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成功發射。這場實踐育人的“大思政課”,震顫人心、影響深刻🤦🏿♂️,讓我們這代青年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更感受到了責任在肩的強烈使命感👊🏻🔂。

圖5:“逐夢航天”社會實踐團合影留念
2021年暑假🦶,我前往黃浦區商務委掛職鍛煉🫱🏽,參與了文創項目中期考核🍄,籌備了區文創工作重點會議,為後續找工作做了一些準備。

圖6:暑期掛職鍛煉合影留念
環境意昂4的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多樣🐍👩🏻🎨、富有意義🤡、不乏趣味👩💻,我和室友曾參加了插秧活動,體驗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粒粒辛苦🧑🏼🎄,也深刻反思了浪費食物的不應該。

圖7👴🏽:看看俺們插的秧
【一起向未來】
臨近畢業,大家在忙碌中焦灼、緊張、期待🦶🏻,而後步入人海🚴🏽♀️✹,各自開啟人生的嶄新篇章。借此機會🏆,我想向各位老師致以我最真摯的敬意和謝意😠,向各位同學致以我最真心的祝福。
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親愛的同學👉🏼👨🏿🌾,畢業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