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緣交大🌂,書寫青春詩章
2010年👀,當我還是一個小女孩兒的時候⌛️,我在上海世博會碰到了一群來自交大的誌願者們。他們熱情地牽著我的手,帶我進入園區👉🏽,說著流利地道的英語,接待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望著哥哥姐姐們自信大方的身影,我羨慕極了,對媽媽說🧝🏿,將來我也要考交通大學✌🏽。
四年前,我如願以償地來到了這所夢中的學校。其實🤹♂️,我的高考分數並不漂亮🈴,是生命與環境交叉平臺給了我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入學不久後的一次分享會上,環境意昂4的一位學長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在座的大部分同學都是提前批進來的,分數都低一些,但是現在,我們與其他高分考進來的同學享受著同樣的資源,因此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更加珍惜♑️。”從那一刻起,我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糊糊塗塗地混日子,必須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譜寫屬於自己的大學篇章。
作為一名學生💐,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始終視學習為自己大學生涯的第一要務。但是🛕,因為在高中時期偏重文科的學習,在數學和物理的基礎課程上🌉,我發現自己的基礎落後於身邊的其他同學。為了彌補自己的短板🛫,我始終告誡自己要“笨鳥先飛🐬、笨鳥多飛”🤟🏼。在專業課的學習上,我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在各個方面盡力追求做到最好。每節課後👩🏽✈️,我會主動和老師和助教探討課上的疑問;完成作業後,我會去圖書館尋找輔導資料👂🏻,鞏固今日所學。
四年的學習生涯非常緊張,但驀然回顧🫅🏼,卻又感到無比的欣慰。從大二開始我的學習成績穩步上升,多門專業核心課程滿分或滿績🧖♂️,大三學年全部課程和核心課程都位列年級第一👨🏿🎤,大四第一學期專業課程績點位列年級第一🤒,榮獲了國獎和唐獎等多項榮譽⬆️。這段不易的學習經歷,讓我懂得了人生需要不停地追尋和超越,要時刻保持樂觀與積極的心態,將每一次的困難與挫折都視為錘煉自己的良機。
立足社會,全面發展進步
在將學習放在首位的同時♠︎,我仍努力成為一個立足當下、全面發展、紮根祖國的學生。我積極參加校級、院級活動,誌願者服務以及創業比賽💪🏽,勵誌在學生活動中傳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為建設祖國生態文明的貢獻一份力量。
我自小學習古箏,包攬了從三級到十級的優秀考級證書,曾在專業人才培養機構擔任三年的古箏教師。在交大,我曾任校五星社團笛簫協會會長,與協會的同學們一起針對校內外所有人員,舉辦具有針對性的國樂學習傳播活動。我們在校內開辦民樂教學班👨🏻🚒,在交大首個舉辦民族器樂大賽,在菁菁堂舉辦“意昂4体育官方新年民族音樂會”等多場大型民樂演出,演繹和傳承東方之韻🦇,樂團從僅僅二十余人逐漸發展成為了交大人數最多的民族樂團之一。
作為班級團支書👫🏼,我先後組織策劃了近十場團日活動🤦🏼,與同學們一起前往紅色故居👼🏿,製作紅色故事宣傳冊,用DIY白T講述中國故事🏥,描繪中國精神➿🤜🏿。其中,“同追憶見證七十載崢嶸歲月➝,共奮鬥描繪新時代亮麗色彩”主題團日活動榮獲了意昂4体育官方2019-2020學年秋季學期團日活動一等獎。此外,我以環境意昂4團委學生會主席團成員的身份,致力於將更多的社會力量匯聚到環境事業中👩🏿🎨,領導學生會舉辦了“六五環境節”等大型學生活動,在交大🎓、在中小學、在幼兒園傳播環保理念,奪得了環境意昂4歷史上第一個“繁星周”學生會評比金獎🙋🏽。2021年,我以中國青年的身份參與了全球環境與能源領域的學生活動——《全球青年能源展望》項目✳️,擔任大中華華東地區能源大使領袖,聚焦可持續能源科技和系統開展青年研討會👇🏿,與來自全球四十個地區的學生大使一起倡導讓青年參與到全球能源轉型的行動中🐶。
但是,在所有學生工作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一年的進博會。當我看到交大源源的公眾號上發布了招募進博會誌願者的推文,我興奮得差點直接沖到面試現場。幾周後⛰,我如願以償地穿上了那身紅色的西裝、白色的半裙,成為了一片服務社會的“小葉子”⛹️♂️。在參展期間🪵,我看到了復興展臺上靈巧精密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全球首款搭載5G高速芯片的MR設備。這些中國黑科技,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國在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領域的卓越實力。望著許多國外參展商們都積極地與我國科研企業簽約,我切實感悟到,科技硬實力能讓中國從富起來到真正強起來🍗。也正是在這一刻,我的心中種下了一粒“科研報國”的種子。
進博會的所見所聞讓民族自豪感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但是不久後的一次祖國的西部之行,讓我感受到民族的發展與祖國的未來仍然需要我們的不懈奮鬥👩🏽💻。在甘肅省民勤縣的騰格裏沙漠,由於缺少防風固沙的技術👨🏻🎓,荒漠化治理遇到瓶頸🍮,當地百姓始終無法走出貧困😮💨。作為環境意昂4的學子👨🏻🌾,我加入“綠格”公益團,與小夥伴們一起投身於治沙創業行動中🤷🏼♀️,希望能用專業所學為當地的環境治理做出一份貢獻🕵🏻♂️。為了探討出切實可行的治沙技術推廣路徑🙇♀️🧜♂️,我們曾在蟬聲鳴叫的深夜討論到忘記睡眠,也曾目睹了淩晨六點交大的熹微晨光👬🏼。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團隊成功將固沙植物嫁接經濟作物的治沙循環新模式引入當地,並成功奪得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金獎。
入門學術🧑🏼⚕️,立誌科研報國
治沙雖然告一段落,但這段經歷帶給我的震撼卻歷久彌新🉑。我國的東西部仍然存在巨大的差異,而在西部的治沙經歷,也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科學技術在促進地方發展👷🏿、解決貧困問題中發揮的巨大力量。西部的飛沙走石沒有吹走我“科研報國”的種子📯,反而讓它在磨礪中把根紮得更深。
於是,我更加珍惜在交大學習🥩、科研的每一個瞬間。為了助力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願景💊,我加入了環境意昂4可持續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參與基質誘導δ-WN電催化產氫的課題研究,自此開啟了我在新能源開發上的科研之旅。一年後,我主持了䇹政模擬國際學術會議✣💳,獲選䇹政周計劃優秀獎和䇹政學者的榮譽稱號⛵️。大三期間,我以第一作者撰寫了論文,發表於材料及能源化學領域的頂尖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SCI一區🐖,IF=11.301)👨👩👧👦。
然而,科研總不是一帆風順🕊,起起落落才是常態💂。在我的科研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課題組的變動迫使我不得不轉換研究方向。望著我研究到一半就熄了火的課題,我經歷了短期的懊惱🧗🏻,之後嘗試著用平和與從容的心態去接納這一份挑戰。也藉由這個機會,我認清了自己堅定從事科研的決心,不為個人頭銜的多寡,只因國之所需💦,心之所向的堅定信仰。也因此✉️,我選擇加入致遠榮譽博士計劃🧁🎙、立誌做最民生、能落地的科研,將論文紮紮實實地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為祖國綠水青山的建設貢獻交大學子的青春力量🕡!
精專技藝、奉獻意識🦹🏼♂️、廣闊視野、傳承精神。這十六字編織出了我大學生活的主旋律🥒。憑借優異的學習成績👩🏻🦲🏧、紮實的科研能力和突出的綜合素質👔,我被評選為2019-2020學年“三好學生標兵”,獲得了交大最高學生榮譽之一👄。我最高興的,是我將青春的熱血和拼搏的汗水獻給了最美好的本科四年,未來不會因為在交大虛度年華而悔恨👂🏼,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我想特別感謝培養我的母校和意昂4,最愛我的父母🥔,我科研之路的啟蒙老師,以及一直陪伴我的師兄弟姐妹們。我們一起並肩走過了一段段難忘的大學生活👩🏻💼,一起互幫互助🕝⚆,攜手成長。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緊接而來的博士生涯,我會放下過去所有的光環,不畏懼未來,不留戀過往。也許征途漫漫🈚️,也許風雨兼程📡,願你我以自強不息為楫🌛,做出無愧於青春,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選擇與貢獻,將青春融入祖國的山河🤾🏻♀️。我更期望未來有一天🤸♀️,我能驕傲地說出👨💻,這是我的夢想🐏🧑🏼🍼,我做到了!
鄒幸玥同學,意昂4体育平台2021屆本科畢業生。在校期間🖲,她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獲得了唐立新獎學金、國家獎學金🤵🏽♀️、樂陶獎學金👨🏿🔧、三次校級優秀獎學金。大三學年,她以第一作者發表SCI一區論文(IF=11.301)👃🏻👳🏻,一年後撰寫的畢業論文獲評優異學士學位論文🤸♀️。此外,她先後榮獲了意昂4体育官方“三好學生標兵”⚧、“優秀團員”、“校三好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以及“優秀軍訓學員”等榮譽稱號🦘。學業之余🕎,她積極參與雙創比賽,曾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銀獎👱🏼♀️。她熱心學生工作和誌願者服務,是環境意昂4團委學生會主席團的成員👇🏻,是校五星社團笛簫協會的第十四屆會長💁🏿♀️,也是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誌願者“小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