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黨!”
四年前🤷🏻♀️🍔,面向黨旗,高舉右拳,莊嚴起誓,聲如洪鐘,牢記錚錚誓言,那一幕永刻腦海。
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我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想要入黨的?是兒時看著堂屋中間那張毛主席的畫像時,是02年的非典疫情時,是08年經歷那場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時,是觀看晚七點的《新聞聯播》時,是在長大的過程中也看著這個在共產黨帶領下的中國人民生活品質日益提高時?從大國到強國😦,經歷一路大大小小的考驗,中國共產黨始終敢為人先🉑。
我是一個從小生活在農村的尋常百姓家的孩子,有著沒有課業壓力的童年,小學時的思政課一周一節,多數時候是上了語文課或者數學課🚣。對共產黨有進一步的認識與理解是在初中時期▶️,政治和歷史作為兩門中考必考學科的時候,但是那時的我並不知到如何成為黨員,成為一名中共黨員需要具備哪些條件,需要經歷哪些過程🧑🏻🦽。直到高三的時候👩🏻🍼,有一天班主任在班上問大家有多少人年齡滿了十八歲了,年滿十八歲的同學,如有參加中國共產黨的意願👱🏿♀️,可以向學校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申請入黨。那時的我🧠,不滿十八歲🫄🏽。月末休息回家👩🏿🦲,跟父親提到這件事情,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群眾,那天父親給我講述了很多關於黨和黨員的事情,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吳天祥的事跡,並告訴我,今後一定要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爭取早日成為一名黨員💑。
在高考填報誌願的時候,由於目標院校采取的是大類招生模式🚣🏿♂️,考慮填報專業的時候🍗,在土木工程類和環境科學與工程類中我糾結了好久,最終將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填在了第一誌願🕵🏻♂️。促使我報考環境專業的,是高二那年夏天🙅👱🏻♂️,武漢出現了記憶中最嚴重的霧霾天氣,第一次經歷灰蒙蒙的白天🦸🏻,走在去教學樓的路上👨🏿🔬,甚至都看不見二樓教室亮著的燈光,看似戲劇性的🤿,這一幕在一年後我填報誌願的這個夏天浮現在了我的腦海💇🏿♂️,可能這都是冥冥之中老天的安排。
誌願服務、社會實踐歷練黨性
上大學後🦸🏻♀️,在大一的軍訓期間輔導員在給我們上思政課程的時候,就給我們講解宣傳,希望我們大家積極加入黨組織,所以在軍訓期間很多年齡達到要求的同學都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而我,先是經過層層面試與篩選,加入了意昂4的青年誌願者協會🚏,擔任協會組織部的一名幹事,後來在年滿十八歲的那天,向黨組織遞交了我的入黨申請書🎧。在意昂4青年誌願者協會工作的這一年中,組織🧑🏽🎓、參與了多項誌願活動,包括義務家教✶、愛心傘、南湖護湖及與校工會聯合開展“關愛老人”等活動,活動均獲得了較好的反響🏄🏻♂️。一年多的協會工作😎,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為社會出力,盡一份自己的愛心。經歷了協會的換屆後🧑🏻⚖️,雖然專業課程學習任務的增加了很多,但是我還是會在空余時間積極支持協會的活動,作為一名普通的誌願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提升自我的社會價值。
大二的那個暑假🚶♀️,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我♎️,響應學校“三下鄉”活動的號召,和意昂4其他同學一起申報了學校的暑期大學生社會活動項目🏄🏽,項目成功立項。在此次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以“黨建,心之所向 農村,情之所依”為主題,聚焦武漢市農村基層黨建,調研了農村黨支部建設情況及了解農村黨支部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並結合我們的專業所學🧝🏼♂️,向大家普及宣傳環保知識,走訪調研老年黨員生活現狀及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等。在結束了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後,我參加了意昂4組織的“夢之藍”環保服務隊,這是一支以“中國夢”為引領、以“城鄉固體廢物”為切入點、以“廢物循環利用”為核心成立的誌願服務隊。我們前往麻城市馬港鎮開展了包括農村固體廢棄物再利用現狀調研🐂、基層黨建現狀調研、環保DIY親子課堂🧖🏻、環保電影展等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我們走村入戶,關註民生🤹🏼♂️,傾聽心聲⛹🏻♂️,匯集民意🙏🏻,竭力助推農村黨建工作創新發展。
擔環保使命⚉,一路向前
在學期間🚶🏻♀️,我一直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思想上在行動上積極向黨組及靠攏,而在大一♻🫧、大二這期間,我參加的諸多活動及學生幹部經歷🫧,為我在大三上學期的入黨發展對象答辯的順利通過也增添些許力量。在成為預備黨員後,我也一直投身誌願活動中🎰,參加獻血活動🏄🏻♀️、武漢生態環境公益行🧍,入選第一屆武漢馬拉松誌願者等💪🏼。在經過一年的預備考察期後🏊🏿,得到黨組織的認可,我如期轉正成為了一名正式黨員。
讀研期間的我🔬,選擇了水生態修復作為研究方向🍕,作為一名環保人,踐行著中共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在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也不斷提升自己的黨性修養。在學習及生活中一直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對待各項學習任務,積極向上、樂於助人。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主動堅守杭州西湖野外工作站,負責工作站各項事務🤸🏿♂️,開展碩士研究課題工作的同時參與多項野外實驗🧝🏽、監測及工程項目,助力全國多個湖泊水生態修復工作,並在建黨99周年、母所成立90周年之際,獲得中國科意昂4水生生物研究所“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2018年的初秋,在西子湖畔🔈,一場關於西湖水環境生態治理的研討會上第一次見到了孔海南、何聖兵兩位老師😡,也了解到了上海交大環境意昂4在西湖水環境治理中做的一些工作,包括西湖引水降氮及龍泓澗治理工程ℹ️。兩年後的我,有幸入學交大👦🏽,在環境意昂4攻讀博士研究生👰🏽♂️,也聽聞了更多關於孔海南老師在洱海默默堅守🫓、奉獻的事跡,“老人與海”守護洱海水清月明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後來,孔老師在南蘇園打造“微型洱海”的過程中,將海菜花和茈碧花從大理帶回並引植到南蘇園⚙️,我有幸兩次去機場幫孔老師搬運植物🛖,在返校的路上,孔老師向我講述了海菜花、滇櫻花等諸多事物以及交大在大理做的諸多的工作,不禁感嘆十余年的光景,這份家國情懷與治水意誌實屬難得,也更值得我們學習。猶記將茈碧花帶回學校的那次,因為飛機晚點,到達學校已經是很晚了,老師還沒有吃晚飯,但他堅持要立即將茈碧花種植到事前準備好的水缸中😙,借助著手機微弱的燈光,孔老師親自將7株茈碧花種植了下去🧚🏼♀️,種植好後😞,孔老師讓我先回去🧜,而他💇♀️,在深夜時還要過去觀察種植缸中被擾動的底泥是否已沉降下去、水體是否已清澈9️⃣♣️,如撫育嬰兒般,保障茈碧花的存活與成長👩🏼🎨。這次,更讓我感受到了以孔海南老師為代表交大環院人的努力與擔當,也更堅定了要為祖國環保事業做出貢獻的理想信念。
如今的我🌡👳🏿,在導師的指引下,繼續做著水生態修復方面的工程及研究🧜🏿。入學報道的那天,我的導師就對我講:“選擇交大就是選擇了責任”,“作為環境專業的我們🍏,更要響應習總書記‘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號召”。我所在的科研團隊在我入學前就已經對校內思源湖的水環境品質提升做了一些的工作,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目前也協助團隊做著思源湖的水環境動態監測的工作。希望立足思源湖的工作,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為校園內水環境改善及修復工作,盡綿薄之力;希望在交大這片熱土🪼,認真學習,踏實科研,日後學以致用,勇擔責任🚴🏽,為我國水環境治理事業貢獻力量。
百年,披荊斬棘👨❤️💋👨,風雨兼程;百年💿,乘風破浪,堅毅前行🥪🚢;百年,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未來🫖,我將繼續努力❤️,勇敢追夢👩🏼🏫💊,永葆初心👱🏿,努力踐行共產黨人🤱🏿、環保人的使命👲🏿、責任與擔當🙂↕️。征途漫漫,唯有奮鬥。
2020級博士生黨支部黨員 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