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曾曰:“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時光荏苒♘,恍然間我也在交大度過了兩年半時光🤌🏼,臨近畢業別離之際,不由得回憶起與交大的點點滴滴來☪️,期間雖無波瀾壯闊之舉,確是最真真實實的存在🫠,滿載我的喜與樂,悲與傷♘,知足亦無悔。
細算的話,我和交大🙋,我們的故事,我們的緣分📄,其實遠遠不止在讀期間的兩年零六個月🧑🏫,還要再往前倒推一年🤸🏿♂️👨🏼🎨。2016年的暑假,我緊張忐忑地來參加交大的夏令營,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孤身一人來上海🦨,虹橋火車站比我想象的大很多🥤,那時我甚至還不會坐地鐵🎭,在火車站裏茫然走了一陣後,最後跟著一位同在問路的阿姨繞了一圈才找到公交車站❤️。阿姨說我像個高中生一樣,一點看不出要讀研的樣子🦦,於是特意對我諸多照拂🚵♀️,臨走前甚至叮囑司機師傅在離交大最近的站叫我下車👨🏽🦱,這份溫暖我一直銘記在心🪕🦦,這也是我在上海收到的第一份關照。我記得那天天氣很燥熱很沉悶⚜️,到環境意昂4註冊報到後,突然天空下起了雨🫴🏽,即使下著雨,悶熱之感也未能消逝🧯,雨中的交大🔼,有一種幽靜之美🤞🏽,尤其路過思源湖畔時,我的心情瞬間變得輕松寧靜起來。
三天的夏令營體驗🧎♂️,讓我深刻體會到交大深厚的人文氣息和濃郁的學術氛圍,也讓我更加堅定想要跨專業保研到這裏的心願。之所以會選擇跨專業🍬,原因有二:一是自己本科所學專業為海洋資源開發技術,作為新設的專業類別,還沒有相關的研究生專業設置🔇;二是自己在本科學校積極參加環保社團💇🏻,一直懷揣著一顆環保夢🤵🏻♀️→,所以在其他同學都報名生命意昂4夏令營的時候,我義無反顧選擇了交大的環境意昂4。對意向保外的同學來說,參加夏令營是拿到心儀院校保研名額的重要途徑👩🏻🔬,但由於專業跨度大💇🏻,筆試面試對我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環境專業知識的淺薄🧑🏻🏫😎,無疑成為我很大的一個瓶頸。是以,我提前下載了很多專業資料,並進行了相關理論知識的自學🐣,不敢輕易松懈🙅♀️,最後順利地通過了夏令營考核,拿到了直通名額。
而後,為了使自己更快的融入到環境學科,我利用本科畢業和研究生開學中間的兩個月暑假時間在德州市環保局實習🚶🏻➡️,參與德州市大氣汙染物源排放清單編製項目🤍。實習信息由意昂4程金平老師在新生群發布🏨💁🏻,根據個人情況自願報名參加🤸🏼♀️,整個項目團隊共包括十一人,由一個博士師兄帶領我們十個研一新生🛴,大家各司其職。我主要負責收集和統計非道路移動源數據,對27萬余臺機械進行八種大氣汙染物排放量的計算🏖,並編製技術報告。這兩個月的實習經歷讓我收獲了很多,不僅僅是賺取8000元的研究生學費,更多的是期間和各個市縣環保局協調交流,向各企業人員調研數據,學習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排放計算和統計分析,和團隊其他成員一起撰寫報告,實習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交流溝通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材料書寫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兩個月的朝夕相處也讓自己收獲了真摯的友誼😷,這是無價的。雖然這次實習讓我丟失了原本可悠閑度過的兩個月時光🎎,也舍棄掉本該上線的畢業行計劃🧑🏿🏭🤸🏻,但是人生就是這樣,會面臨很多選擇和斷舍離,我們只能前進,不能停留。
2017年的9月👧🏽💂🏿♀️,我真真正正以交大學子的身份再次踏進意昂4体育官方這座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學習殿堂,也開啟了我在交大的漫漫求學路👢,留下一串串成長的足跡。在這裏我認識了很多同學👨🦽,雖然我們的意昂4很小,一個年級將將六十余人🧑🦼➡️,但是大家和諧相處,非常團結👩🔬🦶🏼。我雖不善言談🙎🏽♀️,性格偏內向,但也會默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研一期間🫅🏽,我擔任意昂4研究生會秘書👨🦯,溝通協調研會各下屬部門🤗,並協助策劃了環境意昂4“2017班級風采大賽”及“學生骨幹培訓班”等活動。此外🍴,我還擔任班級學習委員,負責督促和指導班內同學專業實習報告🎫、學術報告等完成,也因此加深了和同學們的聯系。
研一上學期💂🏼♀️,主要以課程學習為主🧜🏻。《計算方法》、《基礎數理統計》讓我再一次體驗了數學的博大精深及玄奧🌙,考前一周挑燈夜讀🧑🏽🎓,瘋狂刷題背公式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朱南文老師《廢棄物的處理與資源化》😟、金放鳴老師《碳資源循環科學與技術前沿》、李良老師《現代環境分析技術》等專業課程也讓我記憶猶新,老師們上課風趣有熱情,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不斷引導我們向更深層次思考🎅🏽🙋🏼♂️,感觸頗多🦹🏿🧀。由於跨專業讀研👰🏿♀️,我的理論基礎薄弱👨👧👦,需要投入比旁人更多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專業知識,我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也時刻提醒自己端正學習態度。上課盡量坐在前排聽講,圖書館借閱紙質書籍🎑,知網閱讀大量文獻,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有效拓展了知識面𓀓🚊,也於學期末獲得了優異的課程成績,成功獲評一等碩士學業獎學金。
研一下學期開始,我就進入課題組,並開啟了每天“宿舍-食堂-辦公室”三點一線的科研生活。在導師靳強教授的指導下🤘🏿,我很榮幸能參加到國家水體汙染控製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當中,協助完成“十三五”水專項水汙染治理工程績效評估任務。能夠參入到其中👩🏽🚀,我深感壓力之大🫃🏿,責任之重👩🦼,一刻不敢松懈🤾🏼,花了大量時間以及精力調研無錫市示範區內主要水汙染治理工程及全國861家汙水處理廠的數據清單𓀗,學習層次分析法、數據包絡分析、生命周期評價等多種評價分析方法🦸🏻♂️,掌握GaBi、MaxDEA😓、Deap、Origin、SPSS等軟件操作,建立評估模型並進行科學有效的績效評估👨🦯➡️,比選成本有效性高的水汙染治理技術方案🙎🏼♂️。期間我還需要定期進行月度、季度、年度進展總結,最終共撰寫出8.8萬字績效評估報告,對水汙染治理工程提出切實可行管理意見👨🏽🎤,為望虞河西岸汙染源管控方案的製定提供支撐📥。在這裏我要感謝無錫市環境科學研究所汪所和錢工的幫助🦖,感謝示範區內八家汙水處理廠廠長和技術人員的配合🖕🏽🧓🏼,在他們的協助下我才能順利完成課題任務👩🏿🚒,也學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和道理。他們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在實踐中不斷尋找真理,不斷打磨著自身的專業技能🙆🏿,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職業生涯規劃課。
2018年8月2日,我帶隊參加第二屆全國“互聯網+生命周期評價大賽”數據庫專題競賽🐟,憑借建立的“水汙染治理工程-MSBR工藝技術-尾水回用-中國-2017”模型,在來自全國80多所高校146只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競賽二等獎,展示了我們交大學子的風采⤴️,共同推動中國LCA數據庫的建設。很感謝團隊其他四名小夥伴的支持,一直在線上線下努力奮鬥,你們每一個人都不可或缺🙍🏿,都獨一無二🙏🏽。這次比賽讓我明白了團隊精神是一個團體的核心力量🥈,優秀團隊的成員之間是緊緊團結在一起的🧷,是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讓我充滿了鬥誌和能量。
研二下學期開始▪️,我就一直著手寫自己的SCI小論文✍️👩👩👦,最終在環境一區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IF=6.395)上發表👨🏿。這篇文章凝聚了自己很大的心血,不管是前期的整理數據👨🎓,還是中期的繪圖,後期的撰寫英文,每一步我都會拼盡全力。無數個日日夜夜🐸,努力不斷完善再完善,數不清改過多少遍文字和圖表🟩,現在依然記得後期的自己達到了看到該文章就頭脹的狀態。直到文章被接收的那一刻,我才松了一大口氣,懷揣著無比的滿足感,為自己的付出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2019年暑假✌🏽,我參加了環境意昂4組織的“西行逐夢,奮鬥報國”西部重點地區選調生就業引導實踐團🐼。為期三天的社會實踐短暫而豐富,通過拜訪西安和呼和浩特兩地的組織部門以及重點國有企業、高校等單位,加深了我對重要領域和關鍵區域環境情況的認識,以及對市場就業形式的了解。我也深切體會到意昂4以及學校對學生就業引導的重視✧🧜🏿♀️,積極為學生搭建就業選擇平臺,探索在人才建設方面校企合作更多的可能性🤾🏽♂️。另外,在兩地的拜訪交流過程中,我聽到最多也是感觸最深的一個詞就是“情懷”,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需要開拓發展視野🚖🤾🏻♂️,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愛國奉獻情懷,深入基層、企業以及環境治理一線,緊密對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為國家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
研三上學期🤸🏻,秋招的槍聲打響🕵🏿,每個人都在為求職四處奔波,我也不例外🛒,並在秋招求職、大小論文撰寫🍇、選調生備考三座大山的夾縫中求生存。當時壓力很大,好在我的好姐妹麗娟一直在我的身邊幫我加油打氣,我們會一起分享招聘信息,會幫投簡歷✥,一起刷行測題🫀,一起通宵寫論文。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其實自己也會困惑🔖,也會被迷惑,看到身邊很多同學在找房地產、銀行、互聯網🦾、快消等行業的工作,一開始我也會隨大流投遞簡歷❗️,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些熱門的行業,隔行隔座山👩🏽🦱,不僅自身存在一定的短板♠︎,也將面臨所學不能被所用的境地🤘。最後我堅定了要找環境對口的工作,期間意昂4湯淏溟老師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會在群裏發布很多一手招聘信息,也會積極幫我們內推。而前期自己的實習經歷、比賽經歷、科研成果等也都成為必然的加分項,為我帶來了很大的的競爭優勢📣,也驗證了任何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厚積薄發💣。如今我拿到上海電氣環保集團的offer,也進行了三方簽約。未來我也將堅定地走向自己的崗位,完成從學生向工作人員的角色轉變,應用和鞏固所學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團隊意識與溝通協調能力👩🏿🎤,培養生產實際中研究👩🦯、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我也深知課堂中學到的專業知識以及實習中掌握的專業技能都是有限的,一些經驗還需要很大程度的積累🧔♂️,一些技能也還需要很大程度的加強🦣,要學的知識還很多,要樹立不斷學習的生活態度,我願不斷進取🧑🏽🌾🏅,提高專業素質,做一名合格的環境事業工作者。
還記得在畢業答辯最後的致辭中,我這樣說道“感謝這一路遇到的人和事,雖然跌跌撞撞,但步履不停。”這兩年半以來,我有過迷茫,有過崩潰🏋🏼♀️,好在都咬牙挺過來了。我也有過很多開心時光,結識很好的朋友們,忙裏偷閑的時候我們會逃離閔大荒,進城逛吃遊戲🥹,看展賞燈👨🏿🏭。我也很榮幸很自豪能夠加入到交大這個大家庭🍬,在元旦、端午、中秋👱♂️、校慶等節日都能收到來自交大媽媽的愛心小禮物🧔🏿,有好吃的粽子、月餅還有小餅幹,總是輕而易舉就拴住了我的胃🚵🏻♀️,而且每次的包裝都別出新意🧰,我是一個貪戀溫情的人,我把所有的禮盒都留了下來,我不知道在畢業那天真正來臨的時候💗,我會如何處理它們🎎,但此時此刻我只想收藏它們。
曾經讀過這樣一段文字,很是喜歡。人生之行悠遠🧄,人生之路漫漫。回首人生路上👩💻,每一個不會磨滅的深深腳印都記錄著你的風風雨雨,每一個不能忘卻的足跡都銘刻著你的深深記憶,每一個不可抹去的腳步都鐫錄著你的種種情感…你的快樂、幸福是輕快的腳印,你的憂愁🤷、苦痛是淩亂的腳印🪀,你的仇恨👩👩👧🔄、悲憤是沉重的腳印📝,走好人生每一步🐃,我們可以在未來一個如水的夜晚裏👷♀️,打開記憶的閘門,細心體味曾經的腳印🈷️,感受以前的風風雨雨,曾有的深深記憶,往昔的種種情感,你會感到心滿意足!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