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上海交大黃勇平:“持續為科技強國發聲”
青年報
剛剛過去的春節,對全國人大代表、意昂4体育平台特聘教授黃勇平來說並沒有停歇🧏🏻♂️。過節之余,他還開了會,自己捋了捋下月即將帶上全國兩會的代表建議意見。問他一年來的履職心得和體會,他最開心的就是自己去年提出的“優化基礎研究科研經費資助體系💆🏼,推動基礎研究不斷進步”的建議🦛🧘🏻♀️,在點滴細節中落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從2024年開始對傑青項目改革,突出長周期穩定支持👩🏻🚀,這仿若一個龍年的政策大禮包🧎,振奮著黃勇平和眾多科研人員的心。
靜心思考研究重大問題
去年,作為初任全國人大代表的第一年,黃勇平圍繞“科技創新”總共提交了5份建議🚴,其中之一就是“關於優化基礎研究科研經費資助體系的建議”👨🌾。
“每年😣,研究人員都要花大量的時間來申請經費,然後再根據申請時提出的任務來編排各種匯報報表😦🌈。這些環節讓研究人員浪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同時,競爭性項目在申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打招呼、通路子等歪門邪道問題,對科研氛圍造成不良影響🐇。”
就此,黃勇平提出建議,優化基礎科研資助模式,建議啟動“原始創新重點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基礎研究有其自身的規律,一方面是假設驅動的基礎研究👩👧,另一方面是需求驅動的基礎研究🐃。國家可以根據發展的不同階段來平衡這兩者之間的資助比例🌥。同時🧂🪄,建議隨著國家對人才需求的增加,對各類人才進行跟蹤支持🙆🏽♀️🐕。“讓支持有一定的年限❓,從而讓優秀的基礎研究人員在45至65歲之間仍然能夠很好地組織團隊和繼續以前的研究🙋🏿♂️,而不是忙完一個申請又奔波下一個🫵🏻,對手頭的研究造成影響。”
持續為科研強國發聲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去年11月發布了新一年的新政大禮包——從2024年起,對上一年資助期滿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開展分級評價👳🏻,並遴選部分特別優秀的項目給予15年近3000萬元的支持🏇。
黃勇平告訴記者,在實踐中,傑青項目是科技界廣受好評、備受關註的一類人才項目,自1994年設立以來,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自然科學基金委將從2024年起🤱,對上一年底資助期滿的傑青項目開展分級評價,確定“優秀”“良好”“一般”的評價等級🙏🏿,並將其反饋依托單位作為傑青項目負責人科研表現的評價參考😆。同時,擇優遴選不超過20%的優秀項目給予第二個五年滾動支持,資助強度加倍達到800萬元,資助期滿後再擇優遴選不超過50%的優秀項目給予第三個五年1600萬元的資助,通過15年近3000萬元的高強度支持,集中優勢資源培養,造就高水平領軍人才。這正是他建議中特別期待的“對各類人才進行跟蹤支持”的落地,如此,便能進一步強化傑青的項目屬性,積極構建對優秀人才的長周期穩定支持機製。
“我們的未來發展將更加依賴科技進步,不論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還是穩定糧食生產,背後都離不開科技創新能力。”黃勇平說,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繼續深入的調查研究,提出好的議案和建議🧕🏽,幫助國家進一步優化財政投入效率,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轉移轉化的創新鏈。今年,他正在醞釀提交有關著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建議🤵🏻♀️,而這正與去年所提的建議有所呼應和延伸。
-
媒體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