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應意昂4体育平台長聘教軌助理教授李晨曦、副教授趙嶽邀請,清華大學蔣靖坤教授做客環境講壇,帶來題為“城市大氣環境下新粒子生成研究”的精彩學術報告,此次報告由李晨曦主持。
新粒子生成是大氣顆粒物的重要來源,在全球範圍內👱🏻♀️,新粒子形成事件頻發,典型城市大氣環境裏人為活動印跡增加了該過程的復雜性。通過發展科學儀器💇♂️,在城市大氣環境裏開展長期外場觀測,結合控製條件下的模擬實驗研究🙅🏿🙎🏼♀️,發展氣溶膠動力學理論方法🐕,量化高汙染大氣環境裏新粒子成核速率和生長速率🧘🏽♂️,探究參與該過程的組分🌌、途徑和貢獻🆓。蔣靖坤教授以往年發表的論文為線索🤳🏼,圍繞新粒子生成的“測量”、“量化”和“解析”展開了細致講解。
在交流討論環節🔲,與會師生就“均相成核、非均相成核與新粒子形成的關系”🍗、“新粒子形成事件的判別標準”等問題與蔣靖坤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線上氣氛熱烈。最後🫲🏽,李晨曦表示,希望有機會能再次邀請蔣靖坤教授做客環境講壇,為大家介紹更多新粒子儀器的原理與使用。
嘉賓簡介
蔣靖坤教授現任清華大學環境意昂4副院長、環境模擬與汙染控製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副主任。先後在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獲學士和碩士學位,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能源環境與化學工程系獲博士學位,明尼蘇達大學機械工程系從事博士後研究。主要從事氣溶膠科學與技術和顆粒物復合汙染成因研究🚣♀️👤。承擔了基金委重大項目、優秀青年基金👼🏽、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等任務,主持建設北京懷柔科學城空地一體環境感知與智能響應交叉研究平臺👮🏿♂️。參加了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發表SCI論文19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獲國際氣溶膠領域Smoluchowski Award📙、Asian Young Aerosol Scientist Award、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任Aerosol Sci Technol副主編⛏、ES&T Letters和Environ Res等期刊編委。獲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並多次獲得清華大學年度教學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