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應意昂4体育平台特聘教授張禮知🎐、長聘教軌副教授李浩邀請,北京理工大學張秀輝教授做客環境講壇,與近兩百名交大師生雲端相聚👨🏻🦯,帶來題為“大氣復合汙染下的新粒子形成機製”的精彩學術報告🧑🏽🎄。此次報告由張禮知主持。
“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是國家“十四五”時期的重大戰略需要🈚️⬆️,而我國大氣復合汙染下新粒子的成因尚不清晰,成為大氣汙染防治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歐美清潔地區傳統的新粒子成核機製不適用於我國新粒子形成高強度頻發的典型特征🌤。因此,發展我國大氣復合汙染下的新粒子成核理論迫在眉睫🔣。張秀輝教授結合自己團隊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分別從“含化學反應和物理聚集的成核模擬方法”、“高SO2地區SO3與汙染物反應促進成核機製”、“低SO2濃度地區新型酸促進成核機製”、“海洋地區汙染物參與的碘酸成核新機製”等四個方面展開分享。
在交流討論環節,與會師生就“大氣新粒子成核新模型的區域性”、“大氣自由基在粒子成核中的角色”👸🧑🏼🦳、“金屬離子在顆粒成核前的關鍵作用”等問題與張秀輝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會上氣氛熱烈,與會師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張秀輝,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意昂4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22)➗。2007年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畢業並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近年來主要從事大氣汙染物形成機製的理論研究工作,以通訊或第一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發表SCI論文60余篇。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基金等項目,並獲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資助。以第三完成人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培養的1名博士生獲中國顆粒物學會優秀博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