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生物安全防護體系構建:人體-宿主-環境
報告人🚰4️⃣: 周蕾
報告時間:2024年5月27日(星期一)14:00
報告地點👠:線下 綠色環境樓200會議室
邀請人: 李澤暉、黃勇平
報告摘要:
生物安全防護體系是國家總體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疾控應急“多病原監測、多點觸發”、海關防控“多病同防、智慧海關”、軍隊生防“新質戰鬥力”。在以人為核心的生物安全事件快速檢測的基礎上,關口前移至宿主監測、環境感知🎏,是“防患於未然”生物安全防護體系構建的核心。現場快速監測檢測(Point-of-Care Monitoring and Testing, POC-MT)作為生物安全領域最為蓬勃的細分領域,與微流控🧗🤹🏿、納米材料、智能傳感之間的交叉融合,為生物安全防護帶來了更實時🙆🏻♀️、廣疆域👳🏿♀️、高精準、早預警的技術產品性能突破。突破性原始創新到最終的特定人群場景能力建設😉,創新轉化、計量檢測是重要環節🍏。在創新轉化方面,多學科交叉融合是原始創新的重要途徑💣,以微流控芯片作為反應載體、以納米材料推動信號展示、以智能傳感支撐量化提取,分別實現了“一個細胞”層面的單細胞成像與絕對計數🔸,“一個細菌”層面的單細菌光學鑒別與數據庫建立,“一個拷貝”層面的核酸快速超敏檢測與系統一體化🤳🏿👇🏻,“一個網絡”層面的宏觀態勢感知與預警決策🧍♀️。進而,通過產品定義😼、工藝完善、質控建立、量化生產推動創新技術向成熟產品的轉化。在計量檢測方面💆♀️,第三方檢驗檢測平臺是新技術新產品創新研發🙇🏼♀️、計量定標、量產質控的重要支撐,以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防護等級P3+)為生物安全保障、以氣溶膠模擬發生艙為生物氣溶膠支撐,構建了生物安全/生物檢測/生物監測裝備效能評估型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獲得了CNAS/CMA權威第三方檢驗監測認證。為生物安全防護裝備體系從創新成果到能力建設,提供計量校準🛍、檢驗檢測支撐。
報告人簡介:
周蕾💙,博士,中國科意昂4過程工程研究所所務委員👨🏿💻、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組長、全軍生物藥製造和劑型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家港長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生物安全”“食品安全”雙項目首席科學家。自2001年開始從事新型生物檢測監測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確立了“基於納米材料🤦🏻♀️👨🏽🍳、器件生物應用探索的新型生物檢測監測技術研究”的研究方向♑️。在二十余年研究中,基於“學科交叉”的研究思想與“產學研用”的創新模式🕠🪗,深入探索了上轉發光材料🪵、碳量子點🖖🏿、結構電極、通訊光纖等材料器件的生物應用價值,建立了多項原始創新生物檢測技術🕞。近5年牽頭獲批縱向項目逾1.3億元⛽️,獲得政府與投行產業投資逾1.2億元👉🏻;授權發明專利、國際專利30余項,知識產權保護覆蓋10個國家和地區;牽頭製定生物安全系列團體標準6項;以共同第一貢獻者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書21項🎡〽️、CE認證10項,2015年單年銷售突破1億元;先後獲得2015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23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一等獎等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