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環境汙染物及內源代謝分子的分析成像及作用新靶點
報告人: 萬祎
報告時間🏊🏼💻:2024年4月27日(星期六)14:30
報告地點🤾🏻:線下 綠色環境樓231會議室
邀請人: 潘奕陶🙇🏿♀️、戴家銀
報告摘要🤹🏽♀️: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環境汙染物暴露會幹擾內源性小分子的代謝平衡,誘發內分泌紊亂🤹🏽♂️、脂質代謝異常👩❤️👩、能量代謝失衡等多種毒性效應。環境汙染物和生物內源分子的相互作用是其致毒的關鍵環節👩🏻🍳,但由於內外源分子種類繁多📠、結構多樣👟👩🏼🎨、作用機製復雜🪆,如何將汙染物暴露與受影響的代謝通路直接關聯,找到汙染物暴露導致代謝紊亂毒理效應的關鍵靶點,成為環境毒理研究的焦點🛢🔭。生物代謝小分子與基因、蛋白等內源分子不同🧅,處於生物功能調控的末端,能指示環境汙染物長期累積暴露的毒理效應🪀。我們關註環境汙染物和內源代謝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發環境汙染物的高通量高靈敏分析掃描技術,同時也建立了內源代謝分子的高通量高靈敏分析和網絡分析方法🧹,通過對兩類分子的成像分析和空間共定位,實現汙染物作用靶點的識別,還通過蛋白親和導向鑒定環境中的活性分子,最終對毒性物質的毒性機製和健康效應進行深入解析™️,為環境毒理和化學研究提供技術基礎和物質管控清單。
報告人簡介👨🏿⚖️🧑🍳:
萬祎🫷,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主要從事微量有毒有害汙染物的環境行為及毒理效應研究💇🏻♂️,關註汙染物及生物小分子高通量掃描分析技術👗、汙染物生物富集和代謝致毒過程、汙染物暴露誘發的代謝紊亂健康效應⛹🏻♀️;在PNAS🚵🏼、Environ. Sci. Technol.、Anal. Chem.等SCI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百余篇𓀀,獲國家自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專項資助,獲聘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二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