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時間:2023年6月25日(周日)15:00-16🧏🏻♂️:30
報告地點👨🏼💻:包玉剛圖書館學術報告廳
報告嘉賓:趙東元,中國科意昂4院士
語言🚺:中文
報告人簡介:
趙東元,中國科意昂4院士,世界科意昂4(TWAS)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趙院士長期致力於功能介孔材料的界面組裝、可控合成及其在能源🔪、環境🧑🦯、生物等領域的應用研究。提出了單元分步組裝機理🍶👩🏽🍼、有機-有機自組裝新概念,將無機介孔材料的合成擴展到有機高分子體系,創製了有序介孔有機高分子🧭🐗、碳材料👎🏽;發明了20余種以復旦大學命名(FDU系列)的介孔分子篩新材料,提出了“酸堿對”和“界面組裝理論”🪑,在介孔材料功能組裝和形貌調控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為國際功能介孔材料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趙東元院士先後獲得了多項國內外重要獎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020,第一完成人),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9),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017♿️✊,第一完成人)🦆,上海市科技功臣(2022),國際介觀結構協會IMMA終生成就獎(2008)等。
報告內容簡介:
化學作為一門在原子、分子層次上研究物質變化的中心科學👩🏿🚀,是人類使用新材料的源泉。功能介孔材料是一類孔徑在2-50納米的多孔材料👸,它不僅具備高比表面積👩🦰🚕、孔道尺寸和孔容均一可控等獨特性質🙅🏻♀️,而且具有無機功能納米顆粒優異的光學🌀、電學、磁學等特性。因此多級結構功能介孔材料在催化、儲能、吸附、分離🧍🏻♂️、電子材料💅、生物醫藥等眾多領域中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這裏我們主要介紹近年來在界面組裝調控實現取向組裝可控合成多級結構功能介孔材料方面的研究進展,同時介紹近期功能介孔材料在催化劑載體、電極材料、絕熱材料🏄🏽♂️、介電材料等領域的應用。
本次活動報名: